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学院彭丽成副教授团队学术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2024年01月19日 10:02

根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 ESI20241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以海南大学为唯一单位,学院彭丽成副教授为通讯作者,20232月于植物和动物科学领域TOP期刊《Aquatic Toxicology》(IF=4.5中科院二区)发表的研究论文Impacts of microplastic–petroleum pollution on nutrient uptake, growth, and antioxidative activity of Chlorella vulgaris入选为ESI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

 

ESI高被引查询截图


微塑料(MPs< 5 mm)可以与海洋水生系统中的石油等共污染物相互作用,而且它们的联合毒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基于此,该论文重点关注了微米级聚乙烯(mPE)和石油类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系统主要生产者微藻的毒理效应及相关机制,特别是从微藻生境中的营养物质利用随mPE和石油类单一及复合污染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普通小球藻的生长情况在mPE和石油类的作用下发生了变化,并受微塑料粒径、浓度、老化时间以及与石油类的结合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污染物胁迫下的普通小球藻细胞对FeSiCaMg等元素的吸收利用受到抑制,而对MnNO3-–NPO43-–P的吸收增加。此外,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营养与生长指标的关系发现:FeMn直接影响普通小球藻对NO3-–N的间接吸收,进而间接影响微藻的干重(DCW)。FeMnNO3-–N影响的通径系数分别为0.3990.388。普通小球藻对氮的吸收是应对抗污染物胁迫的关键环节。总的来说,本研究通过营养元素变化规律的角度厘清微塑料对普通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可为探究毒性机理提供新思路。

 

MPs-石油类对微藻的毒性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示意图


该论文以博生高刘为唯一第一作者,该生目前就职于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近五年,彭丽成副教授负责的海陆界面过程和资源化利用团队围绕热区海陆界面新兴污染物(如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以及微藻资源综合利用(如生物固碳产油、养殖尾水处理)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近五年,先后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等各类项目10余项。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篇,其中SCI论文32SCI工程技术类中科院一区TOP期刊SCI论文20篇,如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Bioresource Technology,之前已有3篇同时多次入选ESI全球前0.1%热点论文和ESI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并发表英文专著章节5篇。此外,还积极参与公众环境教育工作,比如,先前与清华大学温宗国教授等知名学者一并以专访人身份接受《财新周刊》封面报道“终结海洋塑料污染”专题采访,并接受直播海南科普节目“特辑!塑战速决:人体内惊现微塑料 潜在危机不能忽视”采访等。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quatox.2023.106395

彭丽成个人网站:https://hd.hainanu.edu.cn/sthj/info/1106/2773.htm

 

版权所有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官方)APP下载安装IOS/安卓通用版
  • 网址 www.hengjinxiangsu.com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 邮编:570228
  • 美工支持/中旗网络
  • 生态与环境青年
    Baidu
    sogou